理论
完善纪检监察建议全周期管理机制
纪检监察建议是纪检监察机关履行监督职责的重要载体,是做实以案促改以案促治的有效抓手。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纪委监委立足监督职责,用好纪检监察建议,探索构建全周期管理机制,着力在制发、跟踪和问效上下功夫,推动落细落实、取得实效。
紧盯“三个环节”,做到严谨制、权威发。出台纪检监察建议制发办法,严格纪检监察建议制发审批权限,细化建议起草、研究会商、征求意见、审核审议、公开送达等工作流程,做到规范严谨。一是点问题确保精准性。聚焦重点领域查处的典型案件,深入剖析案发原因,精准查找案发单位党的领导弱化、内控机制缺失、行业风气败坏、责任落实不力、监督管理缺位等深层次问题,防止纪检监察建议点出的问题不深不透不精准、剖析的原因泛泛而谈无深度。二是提建议突出针对性。针对查办的案件,剖析案发原因,理清职能职责,分清个案和类案,使提出的建议严谨专业,科学可行,增强纪检监察建议针对性严谨性。三是现场送彰显权威性。纪检监察建议经区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决定后,由区纪委副书记牵头,承办部门、派驻派出机构共同参与,将纪检监察建议送达被监督单位,现场宣读纪检监察建议并进行交办,被监督单位主要负责人现场接收建议、认领问题,并作整改表态。
坚持“三查机制”,做到全程查、整改实。纪检监察建议一经送达,承办部门、派驻派出机构、党风政风监督室等部门形成联动,提醒、指导和监督推动相关单位真改实改。一是承办部门“指导式”审查。承办部门制定被监督单位条目式问题清单和建议清单,随纪检监察建议一并送达被监督单位和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,做到问题一清二楚、建议一目了然。指导被监督单位形成责任清单和整改方案,明确整改时限、责任科室和责任人,便于问题溯源、对账销号、责任倒查。二是派驻派出机构“嵌入式”督查。派驻派出机构通过听汇报、阅资料、对清单、看现场、访群众、做问卷等方式,对被监督单位开展“嵌入式”监督,重点检查问题是否整改到位、建议是否全部落实、制度是否修改完善等,对整改进度缓慢、整改效果不好等情况及时督促纠正。三是党风政风监督室“销号式”覆盖查。纪检监察建议制发6个月后,党风政风监督室根据被监督单位问题整改、建议落实等情况,通过电话随访、现场查看、资料查阅、个别谈话等方式,进行全覆盖“销号式”检查,既检查被监督单位纪检监察建议整改落实情况,也检查承办部门指导监督、派驻派出机构跟踪监督情况。
强化“一评一报告”,做到质效高、长效管。对被监督单位落实纪检监察建议情况,区纪委监委适时组织综合评估,区纪委常委会会议专题听取建议整改落实情况报告,形成监督闭环。一是开展综合评估。区纪委监委组成评估小组,对被监督单位问题整改情况和建议落实情况从问题销号、建议落实、完善制度、整改措施、工作成效、现场勘查、群众满意等10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估,评估报告报区纪委监委主要领导和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。二是听取专题报告。对纪检监察建议落实情况通过综合评估的,区纪委常委会会议邀请评估小组列席,专题听取被监督单位纪检监察建议整改落实情况汇报,监督部门汇报督查情况,评估小组进行点评,形成监督闭环,保障纪检监察建议高质高效整改落实。三是健全长效机制。建立纪检监察建议整改落实长效监管机制,将纪检监察建议整改落实情况作为党建考核的重要指标。探索建立纪检监察建议制发规范、纪检监察建议“三查一评一报告”机制、纪检监察建议落实情况综合评估办法等5项制度,从制度上为纪检监察建议高质量运用提供坚强保障。(杨韬 作者系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委常委,区纪委书记、监委主任)